退出 注册

粤语,会在下一代中消失吗?

2023-08-02 10:53:4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语言   粤语   传统   文化  

你说,我们会不会是最后一代讲粤语的人?


如果我把这个问题放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乃至千禧年代,恐怕都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因为,当时正是粤语文化风靡全中国、乃至全球华人的黄金时代,到处都在播粤语流行歌、粤语电影、粤语电视剧……


但从2010年开始,粤语传承的问题就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


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粤语传承现状如何?我找了很久,也找不到一份来自官方权威调查研究。不过,从网上流传的一份《2017年各地本土出生人士方言使用情况调查》来看,中国各个城市6-20岁能熟练使用地方语言的人数比例是最低,越是大城市就越低,广州当然不例外。


▲图源网络

不过,从我们日常的观察来看,粤语传承的问题可能比这份情况调查严峻得多。


在广州的95后之中,粤语已经普遍说得不大标准。例如,他们会用“青蛙”代替了“田鸡”,用“风筝”代替了“纸鹞”;又例如,他们会将“垂直”错读成“除夕”、将“瑞士”读错“锐士”、将“冷萃冰咖啡”读成了“冷脆冰咖啡“;有时,他们甚至连借词、借音都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直接使用普通话表达,他们会说讲“坑爹”、“装X”,而不会说“搵笨”、“扮嘢”……



至于在广州00后之中,粤语的使用情况就更令人担忧。很多本地家庭的小朋友已经不会说粤语,不仅仅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以普通话沟通,甚至回到家也用普通话与长辈沟通,出现了所谓“土生捞仔”的现象。


▲图源“你好嘢”

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这几年,我作为粤语文化的书籍作者,经常会被邀请担任广州一些中小学生粤语讲古、粤语童谣比赛的评委。


从整体的表演能力来看,这些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最致命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粤语咬字和用词普遍不标准,夹杂了普通话发音或者用词,就算是越秀、荔湾、海珠这些老城区的学校学生也不例外。


▲图源网络,配图与正文内容无关


有负责培训老师就私下跟我吐槽过,这些参赛学生已经是从全校上千人之中精挑细选出来,会讲粤语并且已经是讲得最好的了,简直当成了特长生来培养。但在培训过程中,矫正粤语发音所用的时间精力,比起教他们讲古和唱歌的所用的时间精力还多得多。而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学生在表演结束后,台下和老师同学交流,大多都是习惯使用普通话。另一位评委老师观察到,就不无伤感地跟我讲:粤语,对于现在广州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已经成为了一种表演性的语言。


▲图源网络,配图与正文内容无关


就算在香港和澳门,近年来粤语的传承问题亦是不容乐观,在媒体和网络上,相关的讨论不绝于耳。


▲图源港媒


笔者记得,在2010年的时候,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发表文章说,粤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所以粤语消失只是杞人忧天。但近年来,持这类观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从全球来看,自1970年起已有近400种语言失传。目前世界上现存7000种语言中,有一半的语言只有不到一万名使用者,而四分之一的语言只有不到千名使用者,除非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在一个世纪之内起码有3000种语言都会消失。


从历史来看,满语在清朝立国之初被定为国语,但仅仅两百多年时间,连末代皇帝溥仪都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之中,称自己不会满语了。而到2012年,能够使用满语的人已经剩下60人了,所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处境极度危险的濒危语言。


▲溥仪,图源网络

从这些例子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我们无所作为,粤语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消失,可能会比很多人想象之中要快得多。除此之外,粤语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我们又可以为粤语做些什么?粤语还有没有机会重回过去的辉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探讨。




今天周三,

六月十六,

中伏第13天。


孟子有云: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道出了尊重别人的重要性。

尊重是一种大智慧,

也是人的一种修养。

一个人若是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

能够尊重并理解他人,

那么他必然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END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文章评论

为了使您的评论跨过审核阶段,能够快速被更多人看到,请您先登录哟^-^
加载中~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