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高血压:有哪些危险因素?
冬季气温下降,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全身血管收缩力增强、心跳加快从而导致血压上升,血压的波动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密切相关。高盐摄入是全球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盐,如何影响心血管健康,生活中的高盐“陷阱”又有哪些呢?
盐,与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是保持血浆容量、酸碱平衡、神经脉冲传导和正常细胞功能的必需物质。但是,一旦过量,它就会变得面目狰狞起来,带来不良的健康影响。钠与血压密切相关,日常高盐饮食是高血压重要的膳食影响因素之一。长期摄入过量的钠盐会使血压升高,而减少钠盐的摄入会使血压降低。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危险因素。高盐摄入导致血压升高后,可造成多个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的损害。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与脑卒中、冠心病、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增高有关。而且,高盐的危害从生命早期就已开始。高盐是重要的孕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导致母子两代远期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高盐饮食的膳食习惯于幼年即可形成,不仅导致儿童时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也为未来埋下了健康隐患。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处于血压过高的状态,成年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会大大增高。
高盐,小心这些“陷阱”!盐过量了危害多多,那么生活又有哪些高盐饮食的“陷阱”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家庭烹调中的盐:这主要来自在做饭菜过程中加入的盐和含盐的调味品。除了食盐,我们常用的酱油、耗油、豆瓣酱、味精、鸡精等,这些调味品的含盐量高都很高。如果习惯“什么调味品都放一点饭菜才好吃”,那么日常盐摄入量很容易就超标了。但好在,这一部分盐的量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
在外就餐、外卖中的盐:在外就餐或吃外卖食品时,烹调过程中加入的食盐及含盐调味品的量往往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而也容易超标。
日常购买的咸菜、熟食肉类等,常是口感“咸味十足”,如果习惯吃这些佐餐小菜,日常盐摄入也容易过量。
包装食品中的“隐形盐”: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比如方便面、挂面、坚果、面包、饼干,甚至冰淇淋。这些不觉得咸的“隐形盐”,更容易因吃的量多而造成盐超标。
如何躲避高盐“陷阱”?
研究表明,减少饮食钠盐的摄入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非高血压者、儿童和成人以及所有种族人群的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儿童的盐摄入量则应更低。但是,5克是一个数字,我们要如何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盐与这个数字对等起来呢?
1 家庭烹调中的盐:
可控、可量化!可以使用限盐工具,比如盐勺。根据盐勺的规格掌握每天烹饪时加入的食盐量。或者准备一个限盐罐,每天根据推荐量取食盐放入限盐罐,一天用完即可。少用酱油、耗油、鸡精、豆瓣酱等含盐量高的调味品,如果使用,食盐的用量应更严格控制。
2 在外就餐、外卖中的盐:
其实也可控!我们可以减少外出就餐或者叫外卖,少选择提前预加工好、无法调整调味品用量的菜肴或主食。在外就餐时,可以主动要求少放盐,主动选择低盐菜品。
3 包装食品的“隐形盐”:
我们有选择权。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也很重要。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的钠(Na)就表示含盐量的高低。购买时,要注意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低的食品。虽然高盐“陷阱”很多,但我们是有方法控制它、躲避它,使我们不掉入陷阱的。因此,只要循序渐进,慢慢减量,味觉对咸味的需求就会逐渐降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坚持,减盐一定会成功。
参考:
[1]范芳, 李英华. 国内外减盐干预策略和措施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22, 38 (08): 1070-1078.
[2]杨宁, 李玉明. 孕期和生命早期减盐对心血管健康的深远影响[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 10 (09): 27-30.
十月十八
2023年11月30日
1998年11月30日 柬埔寨王国联合政府成立
1951年11月30日 文艺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
1949年11月30日 重庆解放
1874年11月30日 英国首相丘吉尔诞辰
1835年11月30日 讽刺文学大师马克·吐温诞辰
1621年11月30日 明末奢崇明发动叛乱,建立大梁国,史称“奢安之乱”
木心在《从前慢》中写道:
“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快节奏的今天,
慢,已成为一种奢侈。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凡事都崇尚“速战速决”,
久而久之,
让人超负荷,变得麻木,
甚至失去自我。
慢,是一种状态,
也是一种智慧。
慢下来,
才能更好的经营自己,
享受生活,
慢下来,
才能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