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喝酒之前可以吃水果,但6类水果千万不要这样吃

2021-04-15 14:35:5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白酒厂家   白酒      红色壹号  

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喝酒时可以吃些水果,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至于在饮酒之后,能够尽量的饮用热汤,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特别具有解酒效果。

  

但是,6类水果千万不要这样吃。


曾经有个病例,一个7岁的小朋友空腹吃了太多的荔枝后出现昏迷,诊断为荔枝病,最后抢救及时,死里逃生,顺利脱险。小编想说这个孩子能够“死里逃生”是幸运的,但不幸的事情已经发生多起,需要引起更多人的警惕。国内有医院介绍,接诊 71例荔枝病患者,10例死亡病例是由于发病早期未能及时补充浓糖,或反复抽搐10小时以上未能及时就诊,终未能挽救生命。这样的悲剧不仅我们国家有,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印度比哈尔邦卫生局在去年曾表示,47名儿童死于急性脑炎综合症,其中包括大脑炎症,类似病例仅在比哈尔邦穆扎法尔布尔市的两家医院就登记了179例。据研究人员介绍,过度食用荔枝且不吃晚餐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

当人的血糖水平下降时,身体会开始代谢脂肪酸,从而导致葡萄糖的激增。与此同时,尿液样本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人因大量食用荔枝,体内含有荔枝种子毒素。研究表明,在这些毒素的影响下,“葡萄糖合成受到严重损害”,导致低血糖和脑部发炎。看到这,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荔枝虽好,但吃错了真的可能会要命。首先,过量食用荔枝可导致低血糖,甚至是死亡!这个病刚开始是一些低血糖表现,比如有头晕、心悸、疲乏无力、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有的患者有口渴和饥饿感,出现腹痛腹泻。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突然昏迷、阵发性抽搐、皮肤紫绀、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是死亡。


另外,过量食用会导致脑损伤,特别是孩子和老人。脑组织的能量供应主要是靠葡萄糖,出现低血糖时,供给脑的能量减少,影响脑代谢,进而出现严重的脑损伤,年龄越小,脑功能损伤越明显,脑损伤更为严重。那如何去预防呢?第一,不要空腹、久饿的时候吃荔枝,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左右,切忌空腹食用。孩子和老人,每次尽量不要超过5颗。成人每天的食用量也不要超过300克。第二,不要暴饮暴食,一次吃太多!红色壹号小编还想提醒大家:下面这些水果,孩子和老人也不宜多吃。




1、桃子夏季正是桃子上市的季节,而民间也素有“桃养人”的说法,于是,不少人便觉得桃子可以撒开欢来吃,以便让身体好好地得到滋养。然而,桃子虽然养人,也不宜多吃,每天一个就够,可不要贪多哦,容易使人生热上火。所以脾胃虚弱和爱上火的人,更应该少吃一些。


2、山楂里有机酸含量高,过多食用会增加胃酸分泌,导致肠胃不适,尤其不能空腹吃山楂,以免刺激肠胃,影响食欲。另外,山楂中的果酸会对宝宝牙齿表层的牙釉质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和破坏。山楂会伤中气,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



3、山竹夏天好吃的太多,一不留神吃多了就上火了,这时候吃山竹,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山竹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 。所以泰国,人们将榴莲、山竹视“夫妻果”,吃了过多榴莲上了火,吃上几个山竹就能弥补一下。而且山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类,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对体弱、营养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一般人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个足矣,山竹富含纤维素,在肠胃中会吸水膨胀,过多食用会引起便秘,若不慎吃过量,可用红糖煮姜茶解之。山竹本身就是最寒的水果,所以体质虚寒者需要注意,也切勿和西瓜、豆浆、啤酒、白菜、芥菜、苦瓜、冬瓜荷叶汤等寒凉食物同吃。


4、西瓜堪称“盛夏之王”。夏天人的水分散失较多,想要祛暑生津,西瓜就是最好的选择。虽然西瓜好吃到不行,但西瓜属寒性食物,我们在短时间内进食较多西瓜,会造成胃液稀释,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呕吐、腹泻,以致脱水等症状。出现腹泻时尤其不能吃。5、芒果芒果是湿热性水果,多吃会上火。老人不宜大量进食芒果,否则皮肤发黄,并对肾脏造成损害。另外,芒果中含有果酸、氨基酸、各种蛋白质等刺激性物质比较多,还含有单羟基苯和醛酸等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很大的刺激作用,被芒果接触到会出现面部皮疹、口唇红肿、口周发痒,伴有嘴唇、舌、咽部灼热感、发麻等过敏现象,甚至四肢出现皮疹。所以大家吃完芒果要及时清洗接触过芒果的皮肤,并且最好不要过量食用。再次提醒:有些水果虽好,但如果吃得不对真的可能会要命!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人看到,让这些悲剧远离每个家庭、每个人。  


1-210415145551330.jpg


END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hongseyihao后缀.jpg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