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古时的“浊酒”与“清酒”究竟有什么差异?

2024-01-01 12:00:4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红色壹号      白酒   文化  

李白与酒.jpg



“酒”是古代社会最主要的饮品之一,而“浊酒”与“清酒”是古诗中常见的两种形象。“浊酒”和“清酒”除了在制作工艺上的不同,在文学表达上的志趣也迥然而异。

  

一套完整的制酒一般有四个步骤:蒸煮粮食,拌入酒曲,发酵,蒸馏。而在粮食的品种上,糯米、高粱等都是重要的酿酒原料。

  

所谓的“浊酒”即是用糯米、黍、黄米等酿制而成的酒。而之所以被称为“浊酒”乃是因制作过程中,采用相对稀疏的过滤纸过滤,因而保留了较多的食物残渣,较为混浊。

  

与浊酒相对的,将粮食渣滓滤干净的酒自然就是清酒了,中国和日本都有“清酒”,但是日本的“清酒”是借鉴了中国黄酒的制作方法酿制而成。

 


  

中国的清酒源远流长,《周礼 • 天官酒正》中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曰清酒。”《诗经 • 大雅旱麓》里也提到“清酒既载,驿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从周礼和诗经的记载可以看到,清酒在一开始实际上是作为祭祀用途的酒,当时的人们认为清酒“干净,纯粹”,是祭祀天地、供奉宗庙的上佳选择。实际上因其制作工艺困难,价格不菲,在后世中喝清酒的人依旧是少数贵族官员或者富商。

 



“浊酒”和“清酒”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同时存在,而随着酒的不断普及,时代不断发展,尤其是到了元朝以后,酿酒技术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白酒的出现,大规模的“浊酒”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在家庭自酿中,依旧有不少“浊酒”。

  

同时,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浊酒”和“清酒”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品性,代表了不同的人格。

  

曹魏时,曹操禁酒甚严。当时人忌讳说酒字,就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所谓“清圣浊贤”便是由此而来,并固定成为诗歌中的意象。清酒代表“圣人”,浊酒代表“贤人”。

  

在文学的表达上,“浊酒”因其质量一般,往往表达了自己生活上的艰辛,如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当然也有借“浊酒”来表示谦虚,如杨慎的《临江仙》中:“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对待浊酒的态度上,陶渊明是一个另类。其诗《己酉岁九月九日》中“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在《归园田居 • 其六》中亦有“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之句。浊酒本是品质较差的,但陶渊明却独不觉,而是自得其乐,超然洒脱。

 


“浊酒”象征质量较差、生活贫苦,而“清酒”自然指比较好的生活和待遇。李白《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中的“清酒”也正代表着锦衣玉食,但诗人面对如此美味却“停杯投箸不能食”,内心的愁苦不言而喻。

  

李白的诗中经常见到“清酒”,除了这首家喻户晓的《行路难》,还有很多这个意象,如《月下独酌(其四)》中“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客中行》中“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这些诗中均是清酒,如果改用浊酒,则意境全无。

  

相反,在杜甫的笔下,清酒极少见到,而“浊酒”却很常见,所反映的正是杜甫的苦闷心绪。这两位诗人风格上的巨大差异,从一个“浊酒”和“清酒”中就能窥见一二。


龙酒8.jpg


冬月二十

2024年1月1日

元旦节

二九第2天




烟火气,

照人间,

喜悦无边,

举杯敬此年。






END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