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酱酒的五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2019-05-23 09:00:1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阴阳五行之说,特别是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一直影响着着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酱酒,作为粮食之精华,酒中之瑰宝,其酿造工艺,更是对阴阳五行的最好解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阴阳和谐大道行,这是中国古人认为,人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生产、生活才会顺利,人才会健康颐养天年。这种思想也在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在酱酒的酿造过程中,将这种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制曲与酿酒的两个环节中,这种阴阳和谐的特点尤为显著。


端午时节,少女赤脚踩曲,其用意在于端午时节,是天地至阳之时,而少女则为至阴之体,小麦也是大地的阴精,通过少女踩曲的过程,将天地的阳气与少女的阴气和谐的融进小麦做成的酒曲中,这样的酒曲就会阴阳和谐与平衡,合乎天道,由这样的酒曲酿的酒,也具备了阴阳和谐的特点,可以补充人体的阴阳。


在所有的白酒发酵工艺中,只有酱酒有一个有氧发酵的过程,就是在把蒸煮好的高粱摊凉后,加入磨碎的酒曲,然后在地上堆积起来发酵一段时间,古人认为,这样的过程,是让这些粮食吸收苍天的精华,吸收世间的阳气,故称为阳发酵。


过一段时间后,再将这些吸收了世间阳气的粮食转到窖坑里面,密闭起来进行厌氧发酵,古人认为这样的发酵,可以采取大地的灵气与阴气,故称为阴发酵。


这样通过了阴阳发酵的酒,具备了阴阳和谐与平衡,人喝了这样的酒后,就可以滋阴补阳,让人体也阴阳平衡与和谐。


五行入酒


酒为“水形火性”,是水火交融的精灵,是神奇的魔法师,水是凉的,一小杯后,身体却是暖暖的,心也是暖的。而在整个酿酒过程中,更少不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的参与。


1、木:木是酒之源


“木生于水,禾木嘉贡;酿变岁月,天地精华”。酿酒过程中,与木结下了不解之缘,木锨、木甑桶、簸箕、扫帚等等酿酒器具都是木质的。


2、水:水是酒之形

“水生于金,厚德上善;醇水溶融,柔顺和谐”。“美酒必有佳泉”,酿酒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润粮,接着是打量水,发酵过程中的含水量,蒸馏时的酒度,酒与水是融为一体,无法分离的,可以说,没了水,酒也就不存在了。


3、金:金是酒之本


“金生于土,千锤百炼;传承古法,妙品成真”。“金”为持久,是为酒之精华。金属烧酒设备的出现,把酒提升了一个层次,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现代高度白酒。


发酵好的酒醅放入设备中,一层层缓慢装入,不能压气、不能漏气,按照“轻松薄匀平”的原则,一边加汽一边装甑,装满以后,等待接受火的洗礼。


4、火:火是酒之魂


“火生于木,炽热熔炼;旺燃三味,激悦升腾”。火是为酒之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终的升华,往酿酒设备中装入酒醅后,盖上盖,接通冷凝器。


酒精不断凝聚,带着香味物质,慢慢的变成了气体,遇到冷水的冷却,最终又变成了液体,是火,给酒带来了新生! 


5、土:土是酒之器


“土生于火,钟爱载物;历炼成陶,化酝春秋”。土为陶土,是为酒之容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储酒容器。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陶坛中储存过程,是最重要的修炼过程,经过无数次的物理、化学变化,在陶缸中金属元素的催化下,变得更加绵柔,香甜,舒适。


五行与五味


真正的好酱酒必定“五味”兼具:酸、甜、苦、辣、咸五味缺一不可的。


1、酸:乙酸、己酸与其它物质一起,构成了白酒的主体香味与酸味。


2、甜:酒中的“甜”,并非蔗糖类很甘甜的味觉,更像是口中慢慢咀嚼一口上等的白米饭,仔细品味才能体会得到的味道。 


3、苦:则更多来自丹宁的味道,苦不宜多,但亦不可少。

4、辣:新酒的辛辣、燥口感主要来自于少量的“醛”类物质带来的感官刺激,因此,新酒一定要放置一段时间,让这些“醛”类物质逐渐挥发,才会更加醇香。


5、咸:酯类在发酵过程中的有机酸与乙醇结合酯化产生,类似于酸碱中和反应,这种酯类与无机盐结构相似,是酒中“咸”味的主要来源。


古人认为,通过这种工艺酿造的酱酒具备了阴阳和谐、五行兼备的特点,因此具备平衡与滋养人体阴阳、以五行五味滋养人体五脏的特点。


按照今天我们的观点来看,有点玄之又玄,很难理解。但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达官贵人与土豪们都喜欢喝酱酒,喝酒的频率与量都比平民百姓高,但是身体还更健康,似乎在佐证古人的观点。

不管古人怎么认为,现代人怎么想,本善人认为:品一杯好酱酒,就是在品味中国的传统文化,酱酒,是最具中国味道的白酒。

您说呢?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