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真正的品酒艺术,不仅在于对酒液外观、香气、口感的细致鉴赏,更在于能够穿透繁复的表象,直击酒质的核心。
在许多酒宴上,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通过摇酒花、拉酒线、观察挂杯等动作,展现自己对酒的深厚了解。但这些操作,真的能代表懂酒吗? ■ 摇酒花 通过摇晃酒杯,观察酒花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来判断酒的好坏,初看似乎专业,但实际上这只是酿酒时用来初步判断酒精度的一种方法。酒花的大小与酒的度数直接相关:度数越高,酒花越大,消散得越快。这是因为酒精和水的表面张力不同所致。 酒的老熟程度,只会让酒花气泡更加绵密,消散得更慢一些。因此,酒花只能作为判断酒精度和老熟程度的一个辅助依据,而非评判酒质好坏的标准。 ■ 拉酒线 拉酒线,即通过酒体的粘稠程度来反映酒的年份,是酒桌上乃至网络上常见的“神操作”。然而,这一操作受酒瓶口设计的影响极大。几十年的老酒,若遇上广口瓶,也难以拉出理想的酒线。 拉酒线更多是一种增添饮酒趣味的方式,而非判断酒质的标准。不能单纯地认为酒线越长酒就越好,否则酒厂只需将精力放在制瓶上即可。 ■ 挂酒杯 挂杯现象,常被不太懂酒的人挂在嘴边,却忽视了酒的本质。酒中的乙醇,具有挥发性。晃动酒杯时,酒杯壁上的酒液因张力而不会迅速落下,形成挂杯现象。 挂杯的本质源于乙醇的挥发性,与酒的好坏无关。只要是酒、是酒精,就有挥发性,就能挂杯。甚至具有消毒功能的医用酒精,也能挂杯且效果极佳。显然,消毒用的酒精并非好酒。因此,仅凭挂杯现象来判断酒质,并非真正懂酒。 真正懂酒的品鉴之道,要真正判断一款酒的好坏,需要遵循以下六个步骤: 源坤鉴酒法 凝神静气,心系于酒; 其中,第一个动作“凝神静气”尤为重要。它不仅能让你思想专注,还能让身体做好准备来接受这杯酒。许多人在酒局中感到酒很顶胃、不舒服,往往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一步。 在品鉴过程中,要注意浅饮雅酌,入口量控制在0.2到2毫升之间。咽下酒后,通过张口、闭口等动作,让酒的香气在口腔中弥漫,并部分回到鼻腔,形成后鼻腔香。最后,喝完酒后迅速甩一甩酒杯,闻其空杯留香,这一动作将让你显得非常专业。好酒的“空杯留香持久”,正是对这一品鉴步骤的生动诠释。 今天是2025年3月10日, 二月十一, 距离2025年清明节还有25天。 《论语》里说: “欲速,则不达。” 酒,经年累月,酿出香味; 茶,时间越长,越有滋味。 人,慢下来,才能出细活。 慢下来是一种智慧。 人生需要全力以赴, 但是不能太过着急。 慢下来我们才能淌过湍湍水流, 知深浅,避暗礁。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 一号人物,喝红朝壹号!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举杯齐眉,眼观其色;
勾头倾杯,鼻闻其香;
细品慢咽,口尝其味;
融色香味,得其风格;
嗅闻空杯,加以印证;
浅饮雅酌,得以养生;
人酒情融,天地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