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咏史诗·箕山》
胡曾〔唐代〕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箕山,春去秋又来,一年又一年,总是那么寂静无声。平常很少有人能走到这条小溪来。
在那岩石旁,许由悬挂的水瓢仍在,夜半时分,月光静静地照耀着它。千古以来,除了许由,很少有人能体验到这片山水的美好与宁静。
注释
许由:相传为上古尧时期隐居的贤人。
注释引用:百科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史诗。
箕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南面,海拔1156米。山上荒无人烟,景色幽美。帝尧时期,许由生于箕山,隐于沛泽,尧闻其贤,欲以天下让之,不受,而逃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欲召为九州长,不愿闻,遂洗耳于颍水之滨,死后葬箕山。箕山因许由而扬名。
“许由”,不慕名利,拒绝尧帝禅让,最终归隐山林的高风亮节,千载以来,一直为文人隐士们津津乐道。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通过描绘箕山的寂静、溪头的冷清、岩畔的瓢与月,以及许由的故事,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与宁静生活的理想。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一二两句是说,箕山,春去秋又来,一年又一年,总是那么寂静无声。平常很少有人能走到这条小溪来。这是写“箕山之寂静”。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箕山似乎一直没变,依旧人迹罕至,依旧寂静无声。“寂寂”,言箕山之环境。“无人”言箕山之空旷。正是这样一座寂寞的空山,是谁甘愿在这里隐居呢?这就为下文歌颂许由的高洁品质做铺垫。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三四两句是说,在那岩石旁,许由悬挂的水瓢仍在,夜半时分,月光静静地照耀着它。千古以来,除了许由,很少有人能体验到这片山水的美好与宁静。这是写“诗人之心情”。
诗人看到了“箕山挂瓢”,不禁睹物思人,“箕山之志”,不也是一种高洁的人生选择么。除了入世当官,转身归隐,也是一种人生方式。那一个瓢,那一轮月,让人想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在精神的世界里,他们是真正的贵族。
纵览全诗,语言极简,环境清幽,诗风清丽,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意境清幽、情感深沉,是为咏史诗中的名篇佳作。
今天是2025年3月13日,
农历二月十四。
人生就犹如一面镜子,
用最善意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
用最温柔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
镜子里的人生自然丰富多彩。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
一号人物,喝红朝壹号!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