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流传千年的酒人、酒礼、酒道、酒令,传统文化雅趣,值得铭记传承

2022-12-14 11:28:3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红色壹号   酱香酒   酒道   家国情怀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人、酒礼、酒道、酒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正是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酒文化,而且内涵丰富的原因所在。可以说,上品酒人之成就,并非仰赖于老酒坛子;而酒之积极功能,在其人生价值的追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511395096e37e062d00982ee3b8059.jpg


壹:酒 人

 b8af3000be2013b53e3e83d7892053a2.png 


《史记刺客列传》云:“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首次提及“酒人”。何谓“酒人”?徐广曰“饮酒之人”,即好喝酒的人。好喝酒而成习惯,常喝酒而成癖好,以酒为乐,以酒为事,无甚不可无酒,无酒不成其人,言其人必言酒,是谓“酒人。”可见,酒人是一切爱酒者的统称。

  

历代酒人中众多狂狷之士,喜欢给自己取别名。如“高阳酒徒”郦食其;自称“酒狂”的饶宽;自称“酒徒”的蒋济;自称“五斗先生”的王绩;自号“醉民”的元结;白居易谪江州时自称“醉司马”、任河南尹时自称“醉尹”、为太傅时自称“醉傅”;诗僧可朋自号“醉朋”;五代后蜀常聿修自号“呷大夫”;北宋隐士种放自号“云溪醉侯”;欧阳修自称“醉翁”,故写《醉翁亭记》。


李白醉酒.jpg


贰:酒 礼

b8af3000be2013b53e3e83d7892053a2.png

  

酒礼是饮酒的礼仪、礼节。我国自古有“酒以成礼”之说,“酒以成礼”则佐礼之成,源于古俗古义。史前时代,酒产量极少,又难掌握技术,先民平时不得饮酒。只有当崇拜祭祀的重大观庆典礼时,才可依一定规矩分饮。酒,在先民看来,与祭祀活动本身一样,都具有极其神秘庄严的性格。

  

酿酒只是为了用于祭祀,表示对上天的感激与崇敬。而后,由于经济发展变化,关于酒的观念也发生很大改变,约束和恐惧都极大地淡化。于是,“拜”便是象征性的,即从最初严格规定“饮惟祀”,那“祀”所礼拜的便是天、地、神。而这种酒祀,在三代以后虽然仍保留在礼拜鬼神的祭典中,可非祀的饮酒却大量存在。

  

于是,饮酒逐渐演变成一套象征性的仪式和可行的礼节。饮前先“拜”,“拜”而后饮,就是这种象征性的仪式。后世的酒礼多偏重于宴会规矩,如发柬、恭迎、让座、斟酒、敬酒、祝酒、致谢、道别等,将礼仪规范融注在觥筹交错中,使宴会既欢愉又节制,既洒脱又文雅,不失秩序,不失分寸。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文化构成复杂,在不同的风俗人情影响下,各时代、各地方、各民族的酒礼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田海蓉国礼.jpg


叁:酒 道

b8af3000be2013b53e3e83d7892053a2.png

  

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万物之有无生死变化皆有其“道”,人的各种心理、情绪、意念、主张、行为亦皆有“道”,饮酒也自然有酒道。中国古代酒道的本质要求就是“中和”二字。对酒道的理解,就不仅是着眼于既饮而后效果,而是贯穿于酒事的自始至终。“庶民以为饮,君子以为礼”(邹阳《酒赋》),合乎“礼”,就是酒道的基本原则。但“礼”并不是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礼的规范也在不断变化中。在“礼”的淡化与转化中,“道”却没有淡化,相反地更加实际和科学化。


诗酒趁年华.jpg


肆:酒 令

b8af3000be2013b53e3e83d7892053a2.png

  

酒令也称行令饮酒,是酒席上饮酒时助兴劝饮的一种游戏,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按一定的规则,或划拳,或猜枚,或巧编文句,或进行其他游艺活动,违令者或不能完成者,罚饮;若遇同喜可庆之事时,则共贺之,谓之劝饮,含奖勉之意。

  

酒令的产生可上溯到东周时代。有一句成语叫“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云:“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中。’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这其实是一则至古老的酒令故事。据《韩诗外传》中记载:“齐桓公置酒令曰:‘后者罚一经程!’管仲后,当饮一经程(酒器),而弃其斗,曰;‘与其弃身,不宁弃酒乎’。”齐桓公和管仲为东周初年人,这表明距令2600多年前已有了酒令的名称。

  

汉代,由于国家的统一,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饮酒行令之风开始盛行。在东汉时期还出现了贾逵编纂的《酒令》专著。酒令的真正兴盛在唐代,由于贞观之治,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空前繁荣,后代流行的各种酒令,几乎都是在唐代形成的。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酱酒文化资讯,请关注红色壹号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



hongseyihao后缀.jpg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