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清明时节,细雨纷飞,中国人对祖先的追思,总与一杯酒、一炷香紧密相连。《礼记》有载:“凡祭,酒曰清酌。”自周朝起,酒便是祭祀“五礼”中沟通天地的灵媒。千年以降,无论是帝王将相以玄酒告祭太庙,还是百姓人家以浊酒洒扫祖茔,酒始终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敬畏与告慰。 而在酱香酒的核心产区贵州,红色壹号酱香酒的酿造者们深谙这份传统——精选红缨子高粱,恪守“12987”工艺,五年窖藏方得开坛。这杯酒,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成为清明时节最庄重的仪式语言。 尊祖:酒酹山河,以诚敬天
在江南的宗祠里,白发族长用铜壶将红色壹号缓缓倾入青瓷祭杯,酒液在烛火下泛着琥珀色的微光;在华北的祖坟前,归乡游子以酒画圆,湿润的泥土蒸腾起酱香,恍惚间似与先祖完成一场隔空对话。
白酒之所以成为祭祀首选,因其暗合东方哲学中的“天人交感”:粮食精华经水火淬炼成酒,恰似生命从土地中轮回重生;酒香升腾于天地,恰如子孙心意通达神明。以白酒做为祭酒,既是对传统的致敬,更让祭祀仪式因一瓶好酒而更显庄严。
聚亲:三巡酒暖,家宴承欢
扫墓归来,八仙桌上早已摆满春笋腊肉、青团艾粄。当一瓶好酒被郑重开封,流淌的不仅是酒香,更是一段家族记忆的苏醒。
祖父抿一口酒,说起太爷爷当年用一坛高粱酒换回三亩薄田的旧事;父亲举杯轻碰晚辈的杯沿,那句“做人要像酱酒,经得起沉淀”的家训随酒入喉;就连平日少言的堂兄,也在三杯过后笑着掏出手机:“这酒瓶设计大气,我发客户看看这个品牌!”
在这场一年一度的家宴里,红色壹号也扮演着多重角色:它是破除代际隔阂的“破冰者”,是唤醒家族精神的“引信”,更是让分散各地的亲人重新确认情感坐标的“指南针”。特别设计的500ml生肖版,可在重大节日、生肖年份收藏留念、馈赠他人,让每一次举杯都成为家族身份的郑重确认。
传情:封坛纳福,家风永续
在中国的南方某些宗族,至今保留着“清明封酒”的习俗:将新酿酱酒存入祠堂,待来年添丁进口时启封庆贺。选用10年基酒勾调的典藏款,封坛当日,族长带领全族诵读家规,孩童用毛笔在红绸写下对家族未来的期许,与酒坛一同封存于恒温酒窖。十年、二十年后启封时,醇厚的不只是酒液,更是一个家族共同守护的岁月沉香。
而对于现代小家庭,年轻父母可每年清明存酒一坛,待子女成年礼时共同品鉴。一坛酒,就这样串联起生命的刻度,让孝亲、睦族、传家的价值观,在酱香中代代绵延。
从甲骨文里记载的“鬯酒祭天”,到今日清明家宴上的红色壹号,中国人用一杯酒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敬天地,方知来处;聚亲缘,才能共生;传家风,始向未来。这个清明,让我们以酒为媒,在祭祀的肃穆与团聚的温情中,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接力。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
一号人物,喝红朝壹号!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