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8层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3月22日0-24时,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9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46例。两者相加,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高达4937例。
本轮疫情来势汹汹,疫情规模和清零难度,远远超过此前几轮。
随着疫情清零的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加,民众中的负面情绪也在逐渐积累。
疫情已经持续两年多,很多行业日子都不好过。随着疫情的迁延,焦虑和压抑的情绪,每一天都在积累。
大家,也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孩子会不会停课,担心小区会不会封控,担心商店会不会停业,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密接被隔离,等等。
这种焦虑和压抑,在以可感受到的速度不断增加。
所有人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所有人都希望能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对国家清零政策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很多人想知道:这疫情啥时候是个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放开严格的管控措施,恢复正常生活?
对这个问题,有位朋友告诉小编,我在这里转述一下大众的呼声。
首先: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坚持至今的“清零”政策,毫无疑问是完全正确的。
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和欧美等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应对策略。中国选择了“清零”,欧美选择了“群体免疫”。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欧美国家最终选择“群体免疫”的时候,既没有有效的疫苗,也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
在没有有效疫苗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欧美的“群体免疫”其实就是拿人命硬扛。
后来,各国逐渐开发出了新冠疫苗,并逐渐形成了足够产能。但欧美开始接种疫苗的时候,疫情已经完全失控。
欧美最终的“群体免疫”,只有一部分是通过接种疫苗主动获得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感染新冠被动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欧美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相对于欧美“群体免疫”政策付出的惨重代价,中国的“清零”政策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国民生命健康安全,避免了数以百万计的国民死亡,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国人民通过艰苦而顽强的努力,以“清零”换时间,迎来了防疫形势的巨大变化。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中国通过两年多的“清零”政策,等来了什么?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全世界无数科学家始终在不断努力寻找帮助人类战胜新冠的武器,世界各国投入了海量的研究资源,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当初武汉保卫战时候相比,我们现在的形势和处境,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能够大大降低感染率和重症率的新冠疫苗,我们已经有了,中国已经完成了超过30亿剂次接种。
能够降低患者近90%住院和死亡风险的新冠特效药物,我们已经有了。
病毒现有变异株奥密克戎的毒力,已经明显下降了。
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防疫物资供应能力,以及强大的核酸检测筛查能力。
截至3月22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病例25103例,其中重症病例50例。
这样低的重症比例,在两年多前武汉保卫战的时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新冠死亡病例,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前不久死亡的两名新冠患者,都是死于原有基础疾病,和新冠关系不大。
这种低重症率和低死亡率,是大范围疫苗接种+新冠病毒毒力下降+“清零”政策下医疗资源相对充足,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目前情况看,只要民众普遍注射疫苗,只要确保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只要确保医疗资源不出现挤兑,放弃“清零”放开管控就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那么,是不是我们现在就可以放弃“清零”放开管控了呢?国众认为时机尚不成熟。
要想放弃“清零”放开管控,我们必须确保政策调整后不会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
只要医疗资源充沛,只要重症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新冠的病死率就可以控制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以中国14亿人口的体量,现在每年都会死亡1000万人左右。只要病死率低到一定程度,那就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清零”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那么,就“确保放开严格管控后医疗资源不被挤兑”这点而言,我们还差什么呢?
首先是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遭遇瓶颈,最需要疫苗保护的老年群体接种率迟迟上不去。
香港大学刚刚发表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这一波Omicron BA.2疫情下疫苗的有效率。
在接种三针的情况下,不同疫苗预防重症和危重症的效果是:对 20~60岁人群, 复必泰(mRNA疫苗)98.5%,科兴(灭活疫苗)98.5%;对 60岁以上人群,复必泰98.0%,科兴:97.9%。
在接种三针的情况下,不同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预防死亡的效果是:复必泰:98.1%,科兴:98.3%。
在完成三针接种后,国产灭活疫苗和辉瑞mRNA疫苗,都能减少98%左右的重症和死亡。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而老年人作为新冠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最高的群体,是最需要接种疫苗的,而且应该尽快完成三针接种。
然而,中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情况,却实在令人堪忧。
截至3月17日,我国60-69岁的老人,接种一剂次的比例是88.8%,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的比例是86.6%,完成加强免疫的比例是56.4%。
70-79岁的老人,这三个数字分别是86.1%、81.7%和48.4%。
80岁以上的老人,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8.8%、50.7%和19.7%。
新冠疫情中,最危险死亡率最高的,就是老年人,尤其是有各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而现在,中国80岁以上的老人,一半没打疫苗,超过八成没打加强针。如果我们现在就放弃“清零”,中国高龄人口必将出现大量死亡。
造成老年人接种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
一个是药品企业和药监部门毫无科学依据的罗列了大量的接种禁忌和不良反应,而老年人普遍有基础疾病,很容易无辜的被禁忌注射。
一个是有关部门始终坚持“自愿接种”原则,导致疫苗接种率瓶颈迟迟无法突破。
无论这些企业和部门这么做的动机是出于谨慎,还是单纯为了推卸责任减少自己的麻烦。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如果这些企业和部门不肯做出必要改变,中国老龄人口的接种率很难提高。而如果老龄人口接种率上不去,放弃“清零”和放开管控的代价就是不能承受的。
第二是新冠特效药的生产供应问题。
目前,人类已经开发出了针对新冠的有效治疗药物,并经过了严格的临床验证。其中,辉瑞公司研发的小分子药物Paxlovid,可以减少患者近90%的住院和死亡风险。
相对于价格昂贵、生产运输不便、只能注射使用、且效果容易受病毒变异影响的抗体类药物,易于生产储存、使用方便、作用机理受病毒变异影响小的小分子药物Paxlovid,无疑是人类获得的对抗新冠的重要武器。
目前,这款药物中国已经批准进口,并已经在国内用于临床患者。但中国要想以低廉价格大量生产和供应临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第三是医疗资源储备。
很多人一谈疫情就欧美如何,这不合适。中国人均重症床位等医疗资源远远不如老牌发达国家,我们的医疗资源常年在紧张状态运行,储备不足,抗冲击能力低。
而且,中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中国排名前100的医院,集中在21个大中城市。一旦中国放弃“清零”放开管控,中国大量医疗资源尤其重症床位匮乏的贫困落后地区,尤其是留守老人数量巨大的农村,很可能出现医疗资源的严重挤兑,造成大量患者死亡。
第四是大量患者就医依然没有足够的规则意识。
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医院必须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对不同病情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只有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才可以住院治疗。
但问题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普遍缺乏对医生的尊重,很多患者都严重缺乏规则意识。患者稍微有点发烧,家属就恨不得马上住院输液,如果医生拒绝患者的不合理要求,有些家属就会打骂医生。
多年来,中国的执法部门对于伤医辱医事件,往往持纵容的态度。导致这股歪风邪气始终得不到有效遏制,甚至愈演愈烈。
可以想象,社会一旦放开管控,很多根本不需要住院的患者会涌到医院强烈要求住院,导致大量医患冲突,并挤兑本就紧张的医疗资源,使得真正需要治疗的患者失去治疗机会。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多部门分工协作,群策群力。
疫苗接种问题,应该由卫健委和药监局尽快设法解决,取消那些不必要接种禁忌,把自愿接种改为强制接种。同时,国家可以效仿某些西方国家,对拒绝接种疫苗者出台强制政策,限制其出入公共场合。无正当理由不接种疫苗者感染后,国家应该拒绝报销其治疗费用,让其自理。
新冠特效药问题,由医管局牵头解决,通过国家谈判和集中采购,将药品价格降到可接受范围。
这一点,我们已经有很多成功经验。国际药企巨头生产的胰岛素,在中国的集采价格只有美国售价的十分之一。某知名药品,在美国澳大利亚售价数十万,而中国愣是把集采价格打到了三万。
Paxlovid在美国价格是一个疗程500多美元,如果中国集采部门正常发挥的话,有希望能打到500人民币左右,那就完全可以接受了。
实在不行,中国还可以祭出“强制授权”这一核武器,强行允许国内药企仿制。
医疗资源不足问题,应由卫健委统筹,各地政府配合解决。应该建立科学数学模型,科学预测放弃“清零”后可能出现的感染峰值。同时,在料敌从宽的前提下,尽快扩增呼吸内科、急诊科和重症床位,培训部门其他相近科室人员转岗,必要时提前建设大量方舱医院,确保医疗体系能抗住疫情冲击。
患者就医纪律问题,由医管局配合公安部门解决,对无理取闹者严厉处罚,确保医院能够完全根据患者病情安排治疗方案,将有限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患者。
阿宝乐观估计,如果从现在开始努力,也许有半年左右时间,我们就具备了放松管控的条件。
在此之前,我们依然需要继续坚持“清零”政策。
最后,小编想转述大众的意见是:
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我们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为了我们的亲人和朋友,让我们再咬紧牙关,多坚持一段时间。
胜利,终将会在我们的坚持中到来。
我们等待那一天,胜利的那一天。
我们等待那一天,可以告慰英雄的那一天!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