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礼仪之邦,以酒为先

2023-11-21 12:27: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文化   红色壹号   红色一号  

礼,是文明的体现,古时酒礼饱含着宾主之间的尊重与欢迎。



华夏大地,礼仪之邦。


酒,与中国千年文化同行,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受到“礼仪之邦”的影响,酒礼,也纳入了礼的范围,在古时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节。


德,是礼的基础。酒德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中清晰提出饮酒者要有德行,尊老奉宾,饮酒有度,有礼有恪。这体现出古人朴素的礼仪观念,以及对酒这神奇液体的辩证观点。


喝酒防抑郁10-7-2.png



《尚书 · 酒诰》中可归纳出三条酒德:


无彝酒:即不要经常饮酒,沉湎其中,会影响生产与生活。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粮食产量有限,酒是较为奢侈的粮食制品,若大量酿酒、饮酒,会消耗过多粮食,也会不利于人的心性与劳作。


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以免酒后失态,引发冲突与矛盾,导致社会治安事件。


禁沉湎:饮酒过度绝不可取,会对身体健康有损。


如今社会发展水平已与古时大不相同,但今人仍能从古人的酒德戒律中吸收智慧,修身修德,让酒真正成为陶冶自身、欢聚宴饮的助力。



立冬了,温一壶温酒才是正事1.jpg



古时,若要饮酒,必须完成四步礼仪,“拜、祭、啐、卒爵”。


酒礼的第一步,做出敬拜的动作,用来表达尊敬。


敬拜后将酒杯中的酒倾倒少许在地面上,以酒敬地,感谢大地生养之德。


品尝杯中佳酿,然后赞美提供美酒的宴会主人,便为第三步“啐”。


卒爵最后举杯一饮而尽,也就是如今的“干杯”,至此,酒礼达成。


酒文化3.jpg

酒文化2.jpg


宴会之中,敬酒也颇有讲究。今人敬酒“先干为敬”,古时却反着来,讲究“后干为敬”。《礼记 · 曲记》中记载:“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即尊长如果还没喝,晚辈下级是不敢先动杯子的。


席间,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回敬则称为“酢”,客人之间相互敬酒叫“旅酬”,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通常还要附带几句敬酒辞,敬酒者与被敬者皆要起立“避席”,以示礼貌。


当然,敬酒也不是无休无止,一人敬酒以三杯为度。《礼记 · 玉藻》中有记:“君子饮酒,一杯表恭敬,二杯显温雅,三杯知进退。”


当酒过三巡,方可不受酒礼约束畅饮,但也要严防醉酒后做出失礼之事。正式宴席,尤其是御宴,都会设立专门监督酒仪的酒官,有酒监、酒史、酒令、明府之名。他们的职责,一般是纠察秩序,将那些违反礼仪者赶出宴会。


时至清代,酒礼依然存在。《酒箴》、《酒政》、《觞政》、《酒评》等皆收录了许多酒桌席间之礼,“量小随意,客各尽欢,宽严并济。各适其意,勿强所难”,以此约束自己,劝诫世人。


国礼详情页1.png


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文明的体现,古时酒礼饱含着宾主之间的尊重与欢迎。


觥筹交错间,酒香、礼美,情谊融融,酒礼成,宾主欢,幸甚至哉!




十月初九

2023年11月21日

世界问候日


历史上的今天:

1956年十月初八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召开。


会议内容:刘少奇作《目前时局的报告》,谈到埃及问题、波兰问题、匈牙利问题以及党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应记取的教训。

周恩来作《关于1957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的控制数字的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成绩,指出了缺点,总结了经验教训;

报告明确提出,1957年的计划应当在继续前进的前提下,为基本建设作适当的压缩;

合理调整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适应国家的财力和物力的可能性。

陈云作《关于粮食和主要副食品(猪肉和食油)问题的报告》。

毛泽东作总结发言,同意全会所采取的各项方针和措施,并着重谈了经济问题、国际形势问题、整风问题和中美关系问题,号召全体工作人员向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倾向作斗争。


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确定从1957年下半年起,开展党内整风运动:一整主观主义,二整宗派主义,三整官僚主义。这次全会未作正式决议,会后发表了公报。

折叠历史意义:这次全会在坚持综合平衡的思想指导下,正确地调整了1957年的国民经济计划,从而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飞机图标.gif


 

以欢喜心过生活,

让自己像是一朵自在的云朵,

飘在天上,舒展飘逸,

去留都不放在心上,

任其飘过山峰越过大海,

无需留下任何的痕迹,

自在而安详。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认真做好每件事,

事事皆为我而生;

感恩去待周边人,

人人皆为我而来。





END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