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给长辈斟酒;如果有客人的话,先给客人斟酒再给长辈斟酒。斟酒不宜太满也不宜太少,最好八分满。端酒杯与别人碰时要低于别人的酒杯,这是尊重。
一场酒席下来,熟记现代酒礼的你轻轻松松过关,但如果穿越回古代,会怎么样?
周朝
周人喝酒,劝酒很直接。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来自于诗经:《小雅 · 瓠叶》)
翻译一下,这瓠瓜香,拿来做菜煮汤是一绝,
尝点,来,好酒给你满上。
这野兔肉儿鲜又嫩,烤着香,再喝点酒吧!
熏着也香,再加点酒。煨着更香,再多喝点。
你是不是要准备喝酒了?
别着急,先得看看这是什么场合?不要踩了坑。
周人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礼、
或喜庆典礼的场合下饮酒。
还有,没轮到你可不能偷偷喝。
饮酒要遵循先天地鬼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
轮到你了,也得适量而止,三爵即止,多喝也是违礼。
最可怕的是,身边会站着几个穿着官服的人盯着你。
他们是酒官,负责监督酒筵的秩序。
喝的不对,撵出去。喝的多了,也得受罚。
以上就是西周饮酒礼仪:时、序、效、令。
是不是很烦?这么多规矩,哪个人能喝得舒服?
确实如此,因为周人喝酒可不是为了快活,
一切都是为了贯彻周公制定的礼。
唐宋
到了唐宋时期,酒宴大概率不会那么严格了。
当然,如果是官方祭祀、检阅部队或是皇帝寿诞,
还是得老老实实地跟着“礼”走。
有可能,你在乡饮酒礼的宴会上。
出现在这里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了,慌不慌。
乡饮酒礼由地方官主持,祭拜孔子后在学校举行。
先由地方官向士大夫献酒,然后士大夫回敬。
之后再双方一起饮酒,这被称作“一献之礼”。
每次献酒之后,主官要到堂下洗酒器,
再依照年岁向每位宾客献酒。
之后,宾客们要依次向官员献酒。
乡饮酒礼体现的是“尊老重贤”的精神,
是地方的礼仪教化活动。
若是在普通酒宴上,那可就有福了。
旁边有陪酒的姬妾歌妓,
有清唱的,有边歌边舞的,也有伴乐器而歌的。
或许,还能有幸听到
几首失传的李白、白居易的诗或乡土小调。
这时候才子相聚,满座高朋,酒宴上一定会有行酒令。
有引用经史的句子集成的雅令,有妙趣横生的绕口令;
有简便快捷的骰子令;又有即席吟咏的诗令。
接不上来,可得罚酒。
但不用担心,可以背几首苏轼的诗词,
毕竟你先写出来,那就是苏轼抄袭了。
多背几首,说不定明天就在长安出名了。
明清
明清时期,随着酿酒技术的改进,
出现了不同原料酿造的酒。
京城有薏酒、江南吴兴有三白酒,
域外有马奶酒、椰子酒、葡萄酒……
爱酒人狂喜,只有选择困难户不能接受。
同时饮酒中,闹酒、斗酒的花样翻新。
既有文雅的韵语比试,才华比拼,
也有市井小民喜欢的猜拳行令,
简单粗暴,喝就完事了。
明清时,饮酒最多的时候应该是节日庆祝了。
春节饮“椒柏酒”,对祖先和长者的尊敬之意;
填仓节用“填仓酒”,丰收喜悦,来年五谷丰登;
端午节饮“菖蒲酒”,疏通经脉,春季养生;
中秋节用“桂花酒”,桂花清香,中秋赏月;
重阳节会饮菊花酒,尊老敬老,寓意吉祥。
但是,官方祭祀等场合依然必须符合礼制。
随着专制统治的加强,皇家宴会上的饮酒礼更严格了。
酒膳上对每桌酒品数量以及酒器质地都有规定,
酒的奢华和等级制度的森严,
维护的是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周朝时期,酒作为饮食生活,被纳入社稷、宗庙等重大政治宗教活动中,还被量身制定了一整套礼仪。酒不仅仅是饮品,更是贵族身份的彰显,礼制的象征。
唐宋时期,经济发达,国富民强,酒业迅猛发展。酒由达官贵族享受的奢侈品变成万民同欢的饮料。同时,文学艺术的璀璨发展,也将酒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明清时,农业高度发达,酒类多样化,消费市场初具规模。酒礼则更多与地域民俗节日联系在一起,成为大众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穿越千年之久,酒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一路芬芳,其内涵在不断增长。从无酒不成礼到无酒不成席,未来或许是无酒不成友。
今天是2024年3月17日,
二月初八,
中国国医节。
人生没有败笔,
笔笔都是天意。
喝红朝壹号,展家国情怀!一号人物,喝红色壹号!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