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俗语:“酒不顾人,色不顾身,财不顾亲”,究竟是啥道理?

2024-06-12 14:59:4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红色壹号   白酒      红朝壹号  

人情似纸张张薄,

世事如棋局局新。

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情,是日常生活的主色调,它包罗万物,既浅显又深邃。想要读懂它,不太容易。


幸好,化繁为简是古人的绝活。古人曾说:酒不顾人、色不顾身、财不顾亲。


以酒、色、财入墨,且看古人如何描绘人间景象,说透人情冷暖。


酒不顾人.jpg


-1-

酒不顾人


“顾”可以理解为看顾、顾及,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便是,酒不会顾及人的感受,喝多喝少都是自己的事。


自古以来,人们便知喝酒容易误事,甚至酿出祸端。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争先恐后的饮酒呢?


饮酒,门道很多,渊源颇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饮酒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自三千年前黄酒开始量产,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名酒横空出世。


在随后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酒渗透到了中国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烹饪、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


当然,最多见的还是在酒桌上的觥筹交错。


老话说:“茶满欺人,酒满敬人”,古代的酒度数很低,酒量好的人可以千杯不倒,但这并不意味着饮酒过量对身体没有坏处。


身处在酒桌上的豪客们,自然不会在意此等“小节”。


在他们看来,畅快饮酒是人生乐事,如果不把酒杯斟满便说明二者交情不深,无论在职场上面对领导,还是在家中面对朋友都是十分忌讳的。


现在不比古代,此时的酒度数很高,饮酒过度真的会引发身体健康问题。


每年因为饮酒而送命的酒鬼不知凡几,所以说,如果没有李白的一生落魄、杜甫的半生潦倒、刘伶的愁绪万千,还是小酌几杯,更加怡情。


饮中八仙.jpg


-2-

色不顾身


我们都知道“色字头上一把刀”,那你可知此刀落何处?具体表现如何?会产生怎样恶劣的影响?


据科学研究表明,若是一个人成天沉溺在欲望中,会极其容易消耗掉身体内的精华,使得心火过重。


所以我们到了一定年龄,就该考虑收心,淡化欲望了。金钱、权势、荣誉、美色固然吸引人,但也到了该放下的时候了。


毕竟,雄心是主观的,而身体是否支撑得起是客观的。


正如古人所说:“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当我们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从养生保健作为出发点考虑的话,也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财不顾亲.jpg

 
-3-

财不顾亲


古今中外,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抗拒财富的到来。


2001年,中国武汉大学与马来西亚大学站在了辩论台上,辩题是: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


讨论得非常深入,其中就有一点提到金钱会让人的感情淡薄,增加与亲人之间的隔阂,利益的纠纷甚至会让家人走向对立面。


古人留下“财不顾亲”的说法,当然不是让我们远离钱财,毕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连君子都可以爱财,我们普通人又为何不可?


主要在于如果出现和亲人朋友之间的利益纠纷,该如何去面对?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位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向你借了一笔钱财,时光悠悠,多年过去之后,这位亲人仍然没有归还的迹象。


催,肯定是要催一催的,但若对方以亲人的名义请求暂缓一些时日,但是你知道这个“时日”遥遥无期,那么你会与对方翻脸吗?


如果说前面两点“酒不顾人、色不顾身”,还可以通过严于律己,将其变成可解的命题,那么第三点“财不顾人”中出现的某些情景,却真的让人难以解答,这或许就是老祖宗所描绘的世态炎凉吧。


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维尼说过这样一句话:“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不管是“酒不顾人”,还是“色不顾身”,又或者是“财不顾亲”,与其受他人、他物摆布,不如自己决定一切,不能喝的酒坚决说不,不该想的东西坚决不想。


至于最后的钱财往来,毕竟是亲人,笔者认为能帮则帮,若对方实在品行恶劣,哪怕有血缘关系,也要坚定拒绝。







今天是2024年6月12日,

甲辰年五月初七,

世界无童工日。




历史上的今天:

1968年6月12日 中央要求宣传毛泽东形象时避免形式主义

1965年6月12日 我国首例人造心脏瓣膜手术成功

1952年6月12日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

1950年6月12日 中共中央发表声明声援日共




一个人,

永远无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与其讨好,不如悦己。

不必和谁一样,

也不必去追逐别人的荣光。

好好做自己,

保持自己的节奏,

忠于自己的内心。

像一朵花,

开出一季的绚烂。

像一片叶,

葳蕤一生的绿意。

像一滴露,

清凉如莲一般的心事。






END







文章评论

为了使您的评论跨过审核阶段,能够快速被更多人看到,请您先登录哟^-^
加载中~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