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王守仁《​龙冈漫兴五首 · 其一》

2024-07-03 14:05:4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标签: 王守仁   王阳明   红色壹号   红朝壹号  

王守仁.jpg

译文、赏析 / 严勇



译文

image.png



我被贬谪流放到万里之外且荒凉炎热的贵州,却很高兴因为官职卑微得到了自由。


虽然我居住在蛮夷之地,但固守君子之心哪里会觉得这里鄙陋?虽然只是边鄙之地的一个小吏,但我也并未忘记君子有终身之忧。


春天里穿着粗布衣服时常到山里寻访,冬天里乘着竹轿每每去积雪的村寨独游。


我打算像许由那样安于犁锄躬耕,不会把弦歌诵读只当作增加游兴。



注释

image.png


投荒:本指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

蓝舆:竹轿。

弦诵:指弦歌和诵读,泛指授业、诵读之事。


赏析

image.png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11.jpg


这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写的一首诗。

从这首诗中的一个“喜”字,已然知道他已经悟道成功,放下了初来时的怨恨。那时,他恨老天不公,他博学多才,博览群书,精通兵法,文武双全,想要一心报效国家,不料却被阉党陷害,廷杖四十,几乎杖死,远贬荒凉之地——贵州龙场驿(今贵阳市修文县城东)。据《王阳明年谱》记载:“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鳺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他还在《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一诗中详细描述了阳明洞的居住条件:“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


王阳明.jpg


一时间,他很想不开,若是古代圣人身处他的境遇,又该如何自处?他不停地向先贤追问,想要寻求一个答案。圣贤们并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倒是当地的居民告诉他,让心快乐,才是人生的意义。一下子,他豁然开朗,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只有当官一条路,讲学传播知识,亦是一条路。他于是在洞内研究《易经》,取洞名为“玩易窝”。人活着 ,要有良心,要求得安心、放心,即可。如何求得安心、放心,那就要明白“心即是理”的道理。“吾性自足,不假外物。”只要内心安心、放心了,问心无愧了,也就不需要额外的功名利禄来加持了。

“龙场悟道”后不久,阳明先生发现在距“玩易窝”约2公里的龙岗山有一个“东洞”,比“玩易窝”高大宽敞,于是从玩易窝搬迁到“东洞”居住,把这个洞命名为“阳明小洞天”,这就是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阳明洞。


想明白了“吾性自足”这个道理,你也就能明白诗人为何身处逆境,却能“喜”的道理了。


“投荒万里入炎州”本是人生中一件痛苦的事情,可是诗人却能以“喜”待之。因为在这里,他得到了心灵的自由。官阶卑微的同时,意味着无权可用,无事可做,所以只要他自己不向外索取,内心能够自我满足,就会很快乐。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jpg


“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一问一答之间,即道出了半官半隐却心系百姓的心理状态。“吏隐”,意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未忘忧”,是王阳明“心即是理”的一种体现。只要为官一方,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要为当地人服务,做到问心无愧。阳明先生根据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一语把小木屋命名为“何陋轩”,并写下《何陋轩记》。“何有陋”说的正是这件事。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终身之忧”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朝之患”即个人的荣辱得失。王阳明是要学习孟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进入到圣人的境界中去。


“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蓝舆每独游。”悟道之人总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颈联是说,春天里穿着粗布衣服时常到山里寻访,冬天里乘着竹轿每每去积雪的村寨独游。这是写“诗人之日常”。他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扎根于此,深爱于此。


“拟把犁锄从许子,谩将弦诵止言游。”尾联暗用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始终渴望着实现做圣贤的愿望。尾联是说,我打算像许由那样安于犁锄躬耕,不会把弦歌诵读只当作增加游兴。这是写“诗人之志向”。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1.jpg


“龙场悟道”后,诗人不再汲汲于功名,而是将精力放到了躬耕读书,传道受业上。因为如此,能让他快乐、安心、放心,且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心即是理。”王阳明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于这四个字的注脚。一个明白了心外无物的人,是任何困难也打不倒的。生死放下,静心守一,遵从内心,任凭花开花落,不为所动。“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明代心学由此诞生,并影响后世几百年,而诗人也因此成为心学的创始人,成为与孔子一样并列的圣人。




祥云装饰.png





祥云装饰.png




今天是2024年7月3日,


甲辰年五月廿八,

历史上的今天:

1942年7月3日 国共代表在重庆继续谈判,

1898年7月3日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

1844年7月3日 《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中庸》里讲:“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地不畏低,方能有汇聚涓涓细流成浩瀚海洋的气魄;

人不畏低,方能历经风雨成就非凡事业。







END










文章评论

为了使您的评论跨过审核阶段,能够快速被更多人看到,请您先登录哟^-^
加载中~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