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悠久传承,从酒在祭祀中地位看酒文化| 酒文化(2)

2021-01-26 09:28:5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祭祀从早期人类本能的一种行为,逐渐演化为群体化的祭祀文化。《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祭祀及于天神、地祗、人鬼。《左传》也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记载,由此可见,祭祀自古代在历史文化中有着不一般的文化地位。到了当代,祭祀更是人们缅怀先祖、驱邪攘灾的重要活动。从清明到中秋、还有腊八和春节,祭天祭神祭祖都是最重要的主题。

01

酒,礼之大成


1-210126095330R4.jpg

而在所有的祭祀活动中,酒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尚书·酒诰》“饮惟祀”,自周代起,酒便成为"礼之大成"的核心象征,从那时起,酒与祭祀的关系便已经定格。商周的陶器和青铜器出土文物中,以酒器为最多。酒除了满足人的饮用以外,祭祝是其最大的用途。《礼记·礼器》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就是明证,举行宗庙祭祀活动时,不同的人饮酒器具差别明显,已有规范的礼仪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土,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可见斑。


《诗经》中也记载了周朝时人们祭神奠酒活动的一些场景,《大雅・既醉》是周王祭祀祖先,祝官代表神主(户)对主祭者周王的祝词,诗歌这详写道: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可见从周代起,酒作为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已经不可或缺的影响着历史文化。


02

酒,“通神”之媒

1-21012609540S22.jpg

那么,为什么酒能在祭祀中扮演这样的角色呢?

这是由酒性的特点决定的。


白酒中含有酒精,饮用后令人热烈、兴奋、亢进、饶舌,甚至手舞足蹈。按古老的习俗,每次祭礼结束后,都要开宴饮酒,而酒带来的热烈、兴奋,把整个祭祀活动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使人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特别是酒精可以使人的大脑抑制功能减弱,从而进人一种神志朦胧的虚幻状态。 在科学知识缺乏的时代,这种虚幻的状态被认为是与神祇祖先沟通的境界,正是人们企望的,所谓“酒可通神”是也。


在今天,一般说酒算不上什么特别珍贵的食品,大概也没有多少要利用酒去“娱神”与“通神”,但凡有祭祀活动时,仍少不得酒,一方面由于它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酒可以带来热烈与欢乐。


03

酒,追思怀远

1-210126095425405.jpg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和敬意。很多地方在春节期间,仍然要在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期间准备祭奠祖先的供桌,供桌前挂着族谱支系,桌上摆有写着先人明慧的牌位,然后是上香、摆酒筷菜肴。


而白酒与祭祀另外一个深度融合的场景,便是在人的葬礼。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也有的地方称为吃“豆腐饭”,这就是葬礼期间的举办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还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以酒的辛辣和饮后的沉痛心情,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死者入葬后,古代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去世的亲人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汉族人在清明节为死者扫墓,必带酒肉。


04

酒,敬天、地、神

1-210126095440X3.jpg

从古至今,祭祀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人们都要隆重举办。在祭祀过程中,酒是最主要的主要祭品。古人通过酒的供奉和传递,表达了敬天、敬地、敬神、敬祖先的意愿。在当代酒的祭祀作用仍在充分发挥,大到国家祭奠,小到家族祭祀,酒始终是最重要的祭祀物品。这种物品起着敬重神明、供奉祖先、传递心愿、展示信物的系列作用。


可以这样说,人们把所有的表达方式,最终都要凝结到“酒”的祭祀之中,这就是酒在中国祭祀的特殊核心体现,更是一种酒文化的传承。红色壹号酒业作为精品酱酒的酿造者和实践者,深刻结合历史与文化,传承中国白酒文化的内生力量,以优异的品质,在追思怀远的时刻,举杯,是寄托人们的期望,更是用匠心工艺酿造出深远的回味。



了解更多酒文化专栏


饮酒思源,在历史中寻味白酒故事|酒文化(1)



END





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hongseyihao后缀.jpg


搜索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ongse19191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